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農業稅收在國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我國農業正逐步向現代過渡,減免農業稅有利於農業的發展。閱讀下列圖...

練習題1.44W

問題詳情:

農業稅收在國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我國農業正逐步向現代過渡,減免農業稅有利於農業的發展。閱讀下列圖...

農業稅收在國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我國農業正逐步向現代過渡,減免農業稅有利於農業的發展。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漢文帝說:“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靚說:“民之大命,谷來也;國之所寶,租稅也。”

圖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觀點?

(2) 依據圖1,指出農業稅和工商雜稅各呈現的總體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分析其原因。

(3) 上述圖文材料反映了*社會怎樣的發展趨勢?

材料二

新*成立以來,農業為工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1950年至1979年,農業為工業建設提供的資金均為4500億元。隨著工業化程序的加快,農業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漸下降,1950年為39%,1979年為5.5%,2005年降至0.05%。近年來,*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逐漸增加,2005年達到2975億元,我國已具備工業反哺農業的經濟實力。為此,全國人大決定從2006年起全面取消農業稅。

(4) 結合材料二,說明我國農業稅從徵收到取消的過程如何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

天津市為促進農業向現代化轉型,因地制宜發展了結構多樣化的城效農業。

(5)   據圖2說明本市發展水產養殖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圖2

(6)參考範例,用簡練詞語(不多於8個字)分別概括某鄉鎮農業持續發展三類措施所要達到的目的。

範例:加強計劃生育工作;調整產業結構,安置農業剩餘勞動力;定期組織農業科技培訓。

優化農業人口  

① 採用噴灌、滴灌;施行間作、套種;冬季發展大棚農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農家肥,少用化肥;生物治蟲,少用農*;發展沼氣,少用礦物燃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農業生產的型別和規模;選用優良品種,集約化生產;開拓銷售渠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在本市推廣上述某些措施,能減少哪些自然災害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農本思想;農業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

(2)趨勢:農業稅相對穩定,工商雜稅逐漸增長(工商雜稅超過農業稅)。  原因:實行“攤丁人畝”(“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商品經濟發展(自然經濟逐漸解體);清*政策調整;民族工商業和外貿有所發展;外國資本滲入。

(3)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

(4)①要堅持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農業稅收政策要與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②要堅持全國地看問題,農業稅收政策是從農業與工業的相互關係出發確定的。

③要堅持發展地看問題,我國農業稅從徵收到取消的過程,在各個階段都有其歷史的合理*和必然*。

(5)海岸線長,沿海灘塗地廣,適合發展海水養殖;湖泊,水庫和註定較多,適合發展淡水養殖。

(6)①高效利用自然資源(提高農業生產率);②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業);③發展商品農業(提高農產品商品率)。

(7)旱災(蟲災);  寒潮(凍害)。

知識點: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實現人生的價值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