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與元九書白居易唐興二百年,其間詩人不可勝數。所可舉者,陳子昂有《感遇詩》二十首,鮑...

練習題1.1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與元九書白居易唐興二百年,其間詩人不可勝數。所可舉者,陳子昂有《感遇詩》二十首,鮑...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與元九書

白居易

唐興二百年,其間詩人不可勝數。所可舉者,陳子昂有《感遇詩》二十首,鮑防《感興詩》十五篇。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追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然撮其《新安》《石壕》《潼關吏》之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亦不過十三四,杜尚如此,況不迨杜者乎?僕常痛詩道崩壞,忽忽憤發,或廢食輟寢,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僕自登朝來,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僕當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月請諫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禪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慾稍稍進聞於上 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

又請為足下終言之。凡聞僕《賀雨詩》,眾口籍籍,以為非宜矣;聞僕《哭孔戡詩》,眾面脈脈,盡不悅矣;聞《秦中吟》,則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矣!大率如此,不可過舉。不相與者,號為沽譽,號為訕謗。苟相與者,則如牛僧孺之誠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為非也。其不我非者,舉世不過三兩人。

微之,夫貴耳賤目,榮古陋今,人之大情也。如近歲韋蘇州五言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今之秉筆者誰能及之?然當蘇州在時,人亦未甚愛重,必待身後,人始貴之,今僕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詩與《長恨歌》已下耳。時之所重,僕之所輕。至於諷諭者,意激而言質;閒適者,思澹而辭遷。以質合遷,宜人之不愛也。今所愛者,並世而生,獨足下耳。然百千年後,安知復無如足下者出,而知愛我詩哉?故自*來,與足下小通則以詩相戒,小窮則以詩相勉,索居則以詩相慰,同處則以詩相娛。知吾罪吾,率以詩也。

[注]①元九,即元稹,字微之。唐代詩人。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進聞於上/

B. 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進聞於上/

C. 啟奏之外有可以教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進/聞於上/

D. 啟奏之/外有可以教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進/聞於上/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李杜:指“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兩人分別為唐代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創作的傑出代表。

B. 翰林:古代官名,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專門充任翰林學士,以專掌機密檔案。

C. 韋蘇州:指韋應物,因為他曾任蘇州刺史,故以供職地相稱。柳宗元被稱為柳柳州,與此類似。

D. 諷諭:古詩常用的表現方法,詩人對社會弊病進行直接揭露、諷刺批評,希望統治者聞而知改。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白居易批評流弊,志在振興詩道。他認為唐代雖有李杜等名家,但風雅比興、關注現實的作品太少,表明唐代詩風已衰頹,他決心努力改變這種局面。

B. 白居易身為諫官,希望匡救時弊。他認為詩文應當反映時事,想用奏章、詩歌等形式來幫助皇帝瞭解民情,但還未實現自己的理想就遭受他人的毀謗。

C. 白居易以詩諷世,飽受世人非議。他寫的《賀雨詩》《哭孔戰詩》《秦中吟》等,被認為不合時宜甚至招來忌恨,許多與他結交的朋友也不能理解他。

D. 白居易感念知音,不願迎合世人。他的詩歌世人並不喜歡,他的諷諭詩、閒適詩也只有元稹一個人看重,不過他相信這些詩作多年後可能會有人賞識。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為非也。其不我非者,舉世不過三兩人。

(2)然當蘇州在時,人亦未甚愛重,必待身後,人始貴之。

【回答】

10. A    11. D    12. A   

13. (1)甚而我的兄弟妻子都認為我是錯的。那認為我沒錯的,整個世上也不過二三個人。(2)但是韋蘇州在世的時候,人們並不太重視,一定等到詩人死後,人們才珍重他的作品。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本題中,“之外”,是“在……之外”,不能斷開,排除D;“而難於指言者”,“而”“者”斷句標誌,前後斷開,排除BC。

本句譯為:除寫奏章直接向皇帝陳述意見之外,有可以解救*疾苦,彌補時政缺失,而又難於直接說明的事項,就寫成詩歌,慢慢地讓皇帝知道。

故選A。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

D項,“詩人對社會弊病進行直接揭露、諷刺批評”錯。“諷諭”是用委婉的言語進行勸說。

故選D。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篩選並概括文中內容的能力。

A項,“表明唐代詩風已衰頹”錯。結合“僕常痛詩道崩壞”,作者所說的是“詩道”,並非詩風。

故選A。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點:“骨肉妻孥”,兄弟妻、子;“非”,錯誤了;“舉”,全。

第二句得分點:“重”,重視;“身後”,死後;“貴”,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貴。

【點睛】文言文翻譯的原則一般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刪”,就是刪除,刪除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補”,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調”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變”,就是變通,在忠於原文的基礎上,靈活譯出有關文字。翻譯標準:信達雅。答好此題,要積累文言基礎知識,要兼顧上下文分析把握關鍵詞、注意特殊句式,並做到通暢表述。關鍵詞,一般是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活用字、多義詞等,根據上下文語境,推敲斷定解釋即可。

參考譯文:

唐朝興盛二百年,其間詩人不可勝數。可以列舉的,陳子昂有《感遇詩》二十首,鮑防有《感興詩》十五首。還有詩中的豪傑,世稱李白和杜甫。李白的作品,才華出群,不同凡響,是人們無法可比的。但是,探索其中的六義,在十首之中連一首也不具備。杜甫的作品最多,可以流傳的有一千多首。至於貫通古今,格律運用純熟,做到了盡善盡美,又超過了李白。但是舉出《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塞蘆子》、《留花門》這樣的篇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詩句,也不過三四十首。杜甫尚且如此,何況不如杜甫的呢? 我經常對詩道的破壞感到痛心,恍恍惚惚地就激憤起來,有時正在吃飯就吃不下去了,夜裡睡不著覺。我沒有估量自己才力的不足,就想把詩道恢復起來。

我自從到朝廷做官以來,經歷的事情也漸多,每逢與人談話,多詢問時政,每逢讀書史,多探求治理國家的道理。這才知道文章應該為時事而著作,詩歌應該為現實而創作。我正是在這時升做翰林學士,自己做為諫官,每月領取寫諫章的用紙。除寫奏章直接向皇帝陳述意見之外,有可以解救*疾苦,彌補時政的缺失,而又難於直接說明的事項,就寫成詩歌,慢慢地讓皇帝知道。哪裡想到,心願沒有實現而悔恨已經產生,詩歌沒有聞於上,而誹謗卻已經形成了。

我還要請您允許我把這件事徹底地說說。凡是聽到我的《賀雨詩》,眾人就一起喧嚷起來,已經認為不合適了。聽到我的《哭孔裁詩》,眾人就面呈怒*,都不高興了。聽到《秦中吟》,有權勢的顯貴和近臣都相視變*。大都這樣,不能全都舉出了。與我沒有交誼的人說我是沽名釣譽,惡意攻擊,嘲笑誹謗。假使是與我有交誼的,就用牛僧孺揭露時政而被斥逐的教訓*戒我,甚而我的兄弟妻子都認為我是錯的。那認為我沒錯的,整個世上也不過二三個人。

微之,尊重耳聞的,輕視眼見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就像近年韋蘇州的五言詩高超雅正,安詳適靜,是自成一家的體制。現在的作者誰能趕得上呢?但是韋蘇州在世的時候,人們並不太重視,一定等到詩人死後,人們才珍重他的作品。現在我的詩,人們喜愛的,通通不過雜律詩和《長恨歌》以下那些作品。時俗所重視的,正是我所輕視的。至於那些諷諭詩,意思激切而言語質直;閒適詩思慮恬靜,文詞遷緩。由於質直並迂緩,人們不喜愛也是應該的了。現在愛我的詩,與我同時活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而已。但是,千百年後,怎麼能知道再沒有像足下這樣的人出現,而瞭解並喜愛我的詩呢﹖因此,*來,我與足下做官順利,就以詩互相鑑戒,遭到斥逐就以詩互相慰勉,各自獨居的時候就以詩互相告慰,住在一起的時候就以詩互相*。與我相交的和譴責我的,大都由於詩呵!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