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寄歐陽舍人書(節選)曾鞏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覆觀誦,感與慚並。夫...

練習題9.97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寄歐陽舍人書(節選)曾鞏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覆觀誦,感與慚並。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寄歐陽舍人書(節選)

曾鞏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覆觀誦,感與慚並。

夫銘志之著於世,義近於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於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後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或納於廟,或存於墓,一也。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此其所以與史異也。其辭之作,所以使死者無有所憾,生者得致其嚴。而善人喜於見傳,則勇於自立;惡人無有所紀,則以愧而懼。至於通材達識,義烈節士,嘉言善狀,皆見於篇,則足為後法。*勸之道,非近乎史,其將安近?

及世之衰,為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其親而不本乎理。故雖惡人,皆務勒銘,以誇後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後之作銘者,當觀其人。苟託之非人,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後。故千百年來,公卿大夫至於里巷之士,莫不有銘,而傳者蓋少。其故非他,託之非人,書之非公與是故也。

然則孰為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蓋有道德者之於惡人,則不受而銘之,於眾人,則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大於名,有名侈於實。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於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豈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雖或並世而有,亦或數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傳之難如此,其遇之難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謂數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其傳世行後無疑也。而世之學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況其子孫也哉?況鞏也哉?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由,則知先生推一賜於鞏,而及其三世。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13.下列語句中加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善人喜於見傳,則勇於自立    自立:自己有所建樹

B.*勸之道                    *勸:告誡勉勵

C.於眾人,則能辨焉            眾人:許多人

D.雖或並世而有                並世:同時代

14.下面關於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碑銘與史傳其實有著不同,銘文的撰寫,為的是使死者沒有什麼可遺憾的,生者而藉此來表達自己的尊敬之情。

B.有時,撰寫銘文的人既不能推辭,又因是死者子孫所請,如果直書死者惡行,人情上過不去,銘文就出現不實之辭。

C.人之品行,有情感善良但行跡不好的,有內奸而外善的,有善惡相差而很難確指的,有實大於名的和名過其實的。

D.世上的學者,讀古人事蹟,看到感人之處,往往悲傷苦痛而流淚,何況是死者的子孫呢?但曾鞏認為自己卻非如此。

15.文中對撰寫銘志提出了哪兩個重要觀點?

16.把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1)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

(2)其追晞祖德而思所以傳之之由,則知先生推一賜於鞏,而及其三世。

【回答】

13.C

14.D

15.①撰寫銘志要做到態度公正,敘事合於實際②撰寫銘志要慎重選擇作者,需道德高尚又能寫文的人為之”

16.(1)好比用人一樣,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哪能在辨別時不受迷惑,評論時不偏私(公正)?(“畜道德者”“惡”“惑”“徇”各1分)

(2)我追慕祖先的功德而想到它們能流傳的原因,就明白先生給我曾鞏的恩賜,而惠及我家三代人。(“其”“追晞”“推”“三世”各1分)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C項,“於眾人,則能辨焉”中的“眾人”可以聯絡課內所學內容來解答;《師說》中有句子“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此處的“眾人”屬於古今異義,古義解釋為“一般的人物”。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比如本題的C項,如能迴歸文字,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聯絡課內所學的內容,即可解答出來。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概括資訊的能力。D項,“但曾鞏認為自己卻非如此”錯誤;文章最後一段說的是“而世之學者,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況其子孫也哉?況鞏也哉”,意思是世上的學者,每每閱讀傳記所載古人事蹟的時候,看到感人之處,就常常激動得不知不覺地流下了眼淚,何況是死者的子孫呢?又何況是我曾鞏呢?可見曾鞏自認為更是如此。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就可以找到選項對應的內容,在文章的最後一段,文中是說“況其子孫也哉?況鞏也哉”,可見曾鞏自認為更是如此,選項中“認為自己卻非如此”錯誤。

15.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文中對撰寫銘志提出了哪兩個重要觀點”,這是考查學生篩選概括的能力。可以到文中找到答題的區域,篩選出相關的內容,然後用自己的話概括或者翻譯。答題的區域主要在第三、四節,諸如“後之作銘者,當觀其人”“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等句子都可以拿來用。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解答文言文的概括題,首先應通讀全文,整體把握文意;然後仔細審題,尋找答題區間,比如本題,就可以到文中找到與“撰寫銘志”有關的句子,然後確定答題區間,主要在文章第三、四節。最後組織*的時候,可以採取如下方法。一是摘錄法,就是選摘原文詞句來作答的一種方法。要點:解題時應抓住與*有關的關鍵語句,文中有的關鍵句如觀點句或抒情議論句如果吻合題意,可以直接摘錄;如只出現關鍵詞,那還需要去改寫。如題目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須翻譯。二是句意(層意)提取法:就是需要概括的內容在文章或文段中並無明顯的中心句,讀者要通過閱讀文章,自己去感受、體會、把握和提煉大意,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一種方法。

16.

【試題分析】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畜道德者”,道德高尚的人;“惡”,怎麼;“惑”,迷惑;“徇”,偏私。第二句中,“其”,代詞,我;“追晞”,追慕;“所以”,……的原因;“傳”,流傳;“推”,給予;“三世”,三代。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去年秋天,我派去的人回來,承蒙您賜予書信及為先祖父撰寫墓碑銘。我反覆讀誦,真是感愧交併。

說到銘志之所以能夠著稱後世,是因為它的意義與史傳相接近,但也有與史傳不相同的地方。因為史傳對人的善惡都一一加以記載,而碑銘呢,大概是古代功德卓著、才能*行出眾,志氣道義高尚的人,怕後世人不知道,所以一定要立碑刻銘來顯揚自己,有的置於家廟裡,有的放置在墓穴中,其目的是一樣的。如果那是個惡人,那麼有什麼好銘刻的呢?這就是碑銘與史傳不同的地方。銘文的撰寫,為的是使死者沒有什麼可遺憾,生者藉此能表達自己的尊敬之情。行善之人喜歡自己的善行善言流傳後世,就發奮有所建樹;惡人沒有什麼可記,就會感到慚愧和恐懼。至於博學多才、見識通達的人,忠義英烈、節*高尚之士,他們的美善言行,都能一一表現在碑銘裡,這就足以成為後人楷模。銘文*世勸戒的作用,不與史傳相近,那麼又與什麼相近呢?

到了世風衰微的時候,為人子孫的,一味地只要褒揚他們死去的親人而不顧事理。所以即使是惡人,都一定要立碑刻銘,用來向後人誇耀。撰寫銘文的人既不能推辭不作,又因為是死者子孫所懇請,如果直書死者的惡行,就人情上過不去,這樣銘文就開始出現不實之辭。後代要想給死者作碑銘者,應當觀察一下作者的為人。如果請託的人不得當,那麼他寫的銘文必定會不公正,不正確(不符合事實),就不能流行於世,傳之後代。所以千百年來,儘管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里巷小民死後都有碑銘,但流傳於世的很少。這裡沒有別的原因,正是請託了不適當的人,撰寫的銘文不公正、不正確的緣故。

照這樣說來,怎樣的人才能做到完全公正與正確呢?我說不是道德高尚、文章高明的人是做不到的。因為道德高尚的人對於惡人是不會接受請託而撰寫銘文的,對於一般的人也能加以辨別。而人們的品行,有內心善良而事蹟不見得好的,有內心奸惡而外表良善的,有善行惡行相差懸殊而很難確指的,有實際大於名望的,有名過其實的。好比使用人才一樣,如果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怎麼會在辨別時不受迷惑,在評論時不偏私?能不受迷惑,不偏私,就是公正和實事求是了。但是如果銘文的辭藻不精美,那麼依然不能流傳於世,因此就要求他寫文章的能力好。所以說不是道德高尚而又工於寫文章的人是不能寫碑誌銘文的,難道不是如此嗎?

但是道德高尚而又善作文章的人,雖然有時會同時出現,但也許有時幾十年甚至一二百年才有一個。因此銘文的流傳是如此之難;而遇上理想的作者更是加倍的困難。像先生的道德文章,真正算得上是幾百年中才有的。我先祖的言行高尚,有幸遇上先生為其撰寫公正而又正確的碑銘,它將流傳當代和後世是毫無疑問的。世上的學者,每每閱讀傳記所載古人事蹟的時候,看到感人之處,就常常激動得不知不覺地流下了眼淚,何況是死者的子孫呢?又何況是我曾鞏呢?我追慕祖先的功德行而想到它們能流傳的原因,就明白先生給我曾鞏的恩賜,而惠及我家三代人。這感激與報答之情,我應該怎樣來表示呢?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