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2014·四川文綜·14)(30分)歷史敘述、歷史解釋和歷史評價是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

練習題1.21W

問題詳情:

(2014·四川文綜·14)(30分)歷史敘述、歷史解釋和歷史評價是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

(2014·四川文綜·14)(30分)歷史敘述、歷史解釋和歷史評價是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

圖4 近代*出現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  將零散而混亂的過去資訊整理成有條理的歷史知識是歷史解釋的基本任務;探討因果是歷史解釋的重要形式。

(據李劍鳴《歷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

材料四  “中體西用”後來久被指為包庇封建,其實,那個時候的*,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頑梗的士人,在封建主義充斥的天地裡,欲破啟錮閉,引入若干資本主義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可能提出另一種更好的宗旨。如果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託,它在*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

(陳旭麓《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表3

事件

觀點

戊戌變法

康有為的託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軟弱*,不僅沒有減輕變法的壓力,反而加速了變法的失敗。

*亥*

如果不是武昌起義爆發,新政將按計劃進行,*最終將成為一個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國家。

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情緒主義”的產物,導致了各種思想混亂。

(2)根據材料三對歷史解釋的認識,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圖4所示近代*新事物的出現。(10分)

(3)概括材料四陳旭麓是如何評價“中體西用”的,指出這一評價遵循的原則是什麼?(6分)按照這一原則,任選表3中的一種觀點進行評價(4分)

【回答】

【考點】(2)戊戌變法;*亥*;晚清*經濟結構的變化;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學東漸思潮;近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近代*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近代*大眾傳媒的發展

(3)史學理論——歷史評價;“中體西用”思想;戊戌變法;*亥*;新文化運動

【解析】(2)結合材料三可知首先應該講圖四中的資訊條理化,然後予以解釋。第一步圖四資訊條理化,首先確定資訊所屬領域即社會生活領域,然後將各具體資訊,進行分類整理;可知圖片所屬包括物質生活習俗、交通通訊、傳媒變遷等幾類,故在總述後分別予以介紹即可完成對圖片描述。第二部對圖片的解釋,首先可從史觀的角度予以簡要分析,其次可聯絡階段*、經濟、文化特徵及相關知識予以關聯分析,即可對上述變遷出現的原因予以迴應,同時也可兼及影響、評價等。也即在分析評價中要注意巨集觀、中觀、微觀分析相結合。

(3)第一小問如何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評價方法,結合材料我們看到陳旭麓是將“中體西用”放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下進行分析,故方法可稱之為歷史的評價;“如何”評價含義二之的是對“中體西用”的看法、觀點,梳理材料、提取關鍵詞,概括歸納可知 陳旭麓對“中體西用”持較多的肯定態度,他認為當時*封建頑固勢力異常強大,“中體西用”為西學的傳入創造了條件。第二小問這一評價遵循的原則,也即前述評價方法,把評價物件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第三小問按照這一原則,任選表3中的一種觀點進行評價,也即分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表格中各種觀點主張是否具有現實可行*。具體而言,戊戌變法:該觀點忽視了當時封建頑固勢力強大,維新派實力相對弱小的特定歷史條件。*亥*:該觀點忽視了當時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的“新政”步入困境,**勢力迅速發展的歷史現實。新文化運動:該觀點忽視了當時的*統治和復古逆流的社會現實,以及新文化運動知識精英試圖把*引入民族*軌道的追求。

【*】(2)整理:圖4所示新事物具體表現在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遷、交通和通訊工具的變遷、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等幾個方面,集中體現了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因果:鴉片戰爭後,*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先進的西方工業文明對傳統中華文明的衝擊;部分先進的*人倡導向西方學習和社會變革運動的影響。這些新事物的出現,促進了人們行為方式、思想觀念等方面的變化。(10分)

(3)評價:當時*封建頑固勢力異常強大,“中體西用”為西學的傳入創造了條件。

原則:歷史評價應把評價物件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

戊戌變法:該觀點忽視了當時封建頑固勢力強大,維新派實力相對弱小的特定歷史條件。

*亥*:該觀點忽視了當時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的“新政”步入困境,**勢力迅速發展的歷史現實。

新文化運動:該觀點忽視了當時的*統治和復古逆流的社會現實,以及新文化運動知識精英試圖把*引入民族*軌道的追求。(10分)

知識點:近代*反侵略 求*的鬥爭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