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指 喻方孝孺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①,其*渥然②,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他...

練習題1.2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指 喻方孝孺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①,其*渥然②,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他...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指  喻


方孝孺


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①,其*渥然②,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懼而謀諸醫,醫視之,驚曰:“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生。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可治也;至於既成,甚將延乎肝膈,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御其內,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也。”君從其言,日服湯劑,而傅以善*,果至二月而後瘳,三月而神*始復。


餘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蓋眾人之所可知者,眾人之所能治也,其勢雖危,而未足深畏。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眾人笑而忽之者,此則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壯無疾者乎?愛天下者,有如君之愛身者乎?而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之於指乎?君未嘗敢忽之,特以不早謀於醫,而幾至於甚病。況乎視之以至疏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⑥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發,以為無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謂智也與哉?


餘賤不敢謀國,而君慮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傳》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醫。”君誠有位於時,則宜以拇病為戒。


洪武*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注:①闐然:豐滿的樣子。②渥然:紅潤的樣子。③(duō):砍,割。膂:脊樑骨。(wěi):瘡,疹。戕摩:傷害,殘害。


10.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已非三月不能瘳           瘳:痊癒。


B.甚將延乎肝膈             延:發展,蔓延。


C.而傅以善*               傅:同“敷”,塗抹。


D.而寓於不可見之初         寓:居住。


11.下邊五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作者認為最值得“謀國”者*惕的是


眾人之所可知者,眾人之所能治也


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眾人笑而忽之者


特以不早謀於醫,而幾至於甚病


視之以至疏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


幸其未發,以為無虞而不知畏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仲辨左手拇指上長了一個粟米大的疹子,由於體魄健壯,他並不在意,沒想到幾天後竟大而盈握,不得不去醫治。作者認為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B.本文以事喻理,從友人手指生疹一事生髮開去,形象地闡明“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的*見解,使人心悅誠服地接受他的觀點。


C.作者認為,鄭仲辨思慮周密,行事果決,不是久為平民的人;希望他以後如果身居官位的話,能以手指生疹一事為教訓,作為“謀國”的借鑑。


D.鄭仲辨手指上的小毛病發展成為大問題,與周圍的人“大笑”,“以為不足患”的態度不無關係。作者這樣寫,含有庸人誤事、誤國的意思。


13.把文言文選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


   (2)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


   (3)君未嘗敢忽之,特以不早謀於醫,而幾至於甚病。

【回答】

10.D (寓,隱藏。)


11.A(第(1)句原文已說“未足深畏”,第(3)句講的是鄭仲辨個人情況,且只是“幾至於甚病”。)


12.A(說“他並不在意”,不合文意。)


13.參看譯文。


《指喻》譯文


浦陽縣的鄭仲辨先生,他身體強壯,面*紅潤,精力充沛,從來沒有生過病。一天,他左手的大拇指長了一個疹子,鼓起來像粟米一般大。鄭先生對它有些疑懼,把疹子給別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認為不值得擔憂。過了三天,疹子腫得像銅錢那般大。他更為擔憂,又給別人看,看的人仍像先前一樣笑他。又過了三天,拇指腫得滿滿一把才握得了,靠近拇指的食指都被它牽扯得疼痛起來,好像*割針刺一般,四肢、心臟及脊樑骨沒有不痛的。鄭先生擔驚受怕,就去請教醫生,醫生看了,吃驚地說:“這是奇特難治的病,雖然病在指頭上,其實是影響全身的病痛,不趕快治療,將會喪失生命。可是剛開始發病的時候,一天就可治好;發病三天以後,要十多天才能治好;現在這疹子快要成熟了,沒有三個月是不能治好的。一天治得好的時候治療,用點燃的艾草熏熏就可以了;要十多天才治得好的時候治療,用*物仍可治好;到它長成熟了,嚴重時會蔓延到肝臟、橫膈膜,輕點的話,也將使這隻手臂殘廢。不設法從內部治療,病勢不會停止發展;不設法從外部治療,疾病就不容易治好。”鄭先生聽從他的話,每天內服湯*,又外敷良*,果然到兩個月後才好,三個月後精神臉*才復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發生在極細微之處,但最後釀成巨大的災難;最初認為不值得處理,可最後會發展到無法處理的地步。當它容易處理時,人們往往吝惜些微的精力,輕視它而不去管它;等到禍患形成了,花費時間,耗盡精力,才僅僅把這禍患處理掉,天下的事,像這拇指似的,真是太多了。平常人看得清將會發生的事,平常人也能處理掉,在情勢上看來即使很危急,但並不值得很懼怕。只有萌芽在讓人不會擔心之處,又隱藏在讓人看不到的苗頭之中,平常人卻以開玩笑的態度去輕視它的那些事,才是君子們所深深懼怕的。


從前的天下,有像鄭先生那樣強壯無病痛的嗎?愛天下的人,有像鄭先生那樣愛惜自己身體的嗎?但足以成為天下禍患的,何止於像長在鄭先生手上的瘡疹呢?鄭先生對拇指上的瘡疹不曾輕視它,僅僅因為沒有及時看醫生,而幾乎釀成大病。再說,本來人們就總是以非常疏忽的態度來對待禍患,再加上民生凋敝之後,官吏們仍在殘害剝削百姓而加速了禍患的到來,這種情況是很嚴重的;僥倖於問題沒有發生,就認為不必憂慮,不知畏懼,這真能算得上是聰明的做法嗎?


我才能低下,不敢籌謀治國大計,而鄭先生思慮周密,行事果決,不會是長久處於平民地位的人。《左傳》不是這樣說嗎:“多次折斷手臂就會成為治療折臂的良醫。”鄭先生以後如果做官的話,就應該以大拇指長疹子的事作為“謀國”的借鑑。


洪武*酉九月二十六日寫。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