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至明清環保法制與生態環境狀況表朝代土地制度生態環保職官設定生態環境的法...

練習題7.86K

問題詳情: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至明清環保法制與生態環境狀況表朝代土地制度生態環保職官設定生態環境的法...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至明清環保法制與生態環境狀況表

朝代

土地制度

生態環保職官設定

生態環境的法律保護形式

全盛時期全國人口數量(萬人)

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狀況

職官

行政級別

西周

土地原始國有制

以“大司徒”為首的環境職官體系

法、令

1000

良好

封建土地國有制

虞部(生態環保職能完備)

較低

令、農書

5200

合理開發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良好

明清

封建土地私有制(私田佔主體地位)

虞部(生態環保職能被取消)

較低

農書

明6100清41000

西部地區環境開始惡化

——摘編自周啟樑《*古代環境保護法制通考——以土地制度變革為基本線索》

材料二: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處於脆弱的生態環境中,加上嚴酷的戰爭環境,戰爭和大規模開荒,邊區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為此邊區*先後組織科學技術人員對邊區的土壤、農作物、森林、礦藏、水利等情況做了比較詳盡的調查。通過修梯田、壩堰地等來保持水土,並進行了一些水利灌溉設施的修建。1941年1月29日,邊區*頒佈了《陝甘寧邊區森林保護條例》、《陝甘寧邊區植樹造林條例》、《陝甘寧邊區砍伐樹木暫行規則》,規定了有關森林保護、砍伐、懲罰和獎勵的政策。1941年邊區在建設廳下設林務局,籌設實驗林場及苗圃,進行科學實驗培育優良樹種。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邊區的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摘編自李芳《試析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的生態保護工作》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周至明清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變化趨勢,並說明明清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陝甘寧邊區環境保護工作的特點,並分析其影響。

【回答】

(1)變化趨勢:環境保護逐漸弱化。

原因:①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國家生態環保責任的弱化;②環保法律制度的弱化;③明清人口膨脹,人地矛盾突出;④**,水利工程失修;⑤玉米、甘薯等農作物新品種的推廣;⑥*鼓勵墾荒。

(2)特點:①注重調查研究;②注重水利建設;③立法保障;④設立機構加強管理;⑤獎懲結合;⑥注重利用科技力量。

影響:①保護了根據地的自然資源;②為根據地的經濟建設起了積極作用;③為後來新*的環保事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詳解】

(1)變化趨勢:依據材料一表格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狀況由良好到惡化可知環境保護逐漸弱化。原因:依據材料一表格中土地制度的變化可知是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國家生態環保責任的弱化;依據材料一表格生態環境的法律保護形式的變化可知環保法律制度的弱化;依據材料一“全盛時期全國人口數量的變化”可知明清人口膨脹,人地矛盾突出;結合所學可知其他的原意是**,水利工程失修、玉米、甘薯等農作物新品種的推廣以及*鼓勵墾荒等。

(2)特點:依據材料二“先後組織科學技術人員對邊區的土壤、農作物、森林、礦藏、水利等情況做了比較詳盡的調查”的資訊可知是注重調查研究;依據材料二“進行了一些水利灌溉設施的修建”的資訊可知是注重水利建設;依據材料二“邊區*頒佈了《陝甘寧邊區森林保護條例》、《陝甘寧邊區植樹造林條例》、《陝甘寧邊區砍伐樹木暫行規則》”的資訊可知是立法保障;依據材料二“1941年邊區在建設廳下設林務局”可知是設立機構加強管理;依據材料二“有關森林保護、砍伐、懲罰和獎勵的政策”的資訊可知是獎懲結合;依據材料二“進行科學實驗培育優良樹種”可知是注重利用科技力量。影響:依據材料二“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邊區的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的資訊可知保護了根據地的自然資源;依據材料二和所學從為根據地的經濟建設以及後來新*的環保事業積累了寶貴經驗等方面思考回答。

知識點:生態保護、環境保護

題型:綜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