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依然如舊的月*》經典語錄

《依然如舊的月*》經典語錄

本小書裡陳放著一些自以為比較隨意

或論旨不那麼學術化的文字

大多數篇章,寫作時並沒有認真的計劃

更缺乏整體的謀篇佈局,或僅是一些內心的感受

而其中的許多想法

當時就沒有去深思,事後也沒有去反思

儘管自以為書中的文字(姑且冒稱為“學術隨筆集”)

已經相對輕鬆

但對我這種長期在學術規範中生活生長生存的人

讀者似不必抱有太大的希望

一些篇章的論旨或寫作方式,仍是半學術的,或純學術的

最初編集時腦中閃現的題目,叫做《那些人與那些事》

但到臨了,才突然發現撞車

夜深人靜,月亮一次次飄出雲層

讓我忽然有了一陣陣輕微的感動

“那些人與那些事”,不過就是些故人舊事

歲月如風,情景不再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近代*與當代世界

還有什麼是恆久不變、又可讓讀書人心常相守?

或許就有這眼面前依然如舊的月*

多少年,多少地,多少人,所享有的,應該是同樣的

——茅海建


經典語錄

真正的學術是平淡平常,平和的,沒有太多的華麗**,也無需那些枕中祕笈;有著一顆平實平靜的學術之真心力行恆久,也就自然地出了平淡平常,平和,而會成為不朽。

夜深人靜,月亮一次次飄出雲層讓我忽然有了一陣陣輕微的感動“那些人與那些事”,不過就是些故人舊事歲月如風,情景不再在這個千變萬化的近代*與當代世界還有什麼是恆久不變、又可讓讀書人心常相守?或許就有這眼面前依然如舊的月*多少年,多少地,多少人,所享有的,應該是同樣的

然而,我對學生談到最多的是,我與陳先生之間經常*的爭執,特別是他在京西賓館開史學會時,我和他之間的對吵,當時的我相當激進,主張以西化東,他對此不同意,認為西化不了東,與陳先生住同一房間的先生(我已忘記其姓名)出來為我們師生勸架。

我此時才想起王泛森先生提醒我湖南人,血壓高,密周到。他大約事先知道黃對我不滿,怕我真會吵起來。我還記得在餐桌上,黃先生指出:如果他年輕時有機會來*查檔,你們這點事情我老黃一個人全做了”(大意)王先生聽了此話,有點緊張,認為我會反感。實際上我心裡對此是贊同的:如果黃先生當時真能來*查檔,如果當時*氣候允許做學術,按黃先生的才華,這點事情他還真能全做了,不必有後人來接手;反過來也可以說,如果當時*氣候允許大家看檔案、做研究,也許黃先生的這點工作,大陸學者都做了,也不必勞黃先生大駕了。我心裡這麼想,嘴上僅說了前半,後半部分沒有說出來,類似黃先生的話,孔祥吉先生後來也對我當面說過。

記得那次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看書,謝國興先生指著匆匆而過的一人,告我是黃彰健院士,我正在看清朝末年的*地圖,抬頭看了一眼,沒有敢去打擾。

“我們”已經很長時間不會去觀察*河的潮汐、夕陽的西下、之上的萌芽,不會那麼注意神祕無常的天意及其帶來的驚訝。“我們”已經習慣於每天打卡式的不變程式的勞作,習慣於符合學術規範的思維與書寫

我心中最為溫暖的,也是我多次說過的,是我一次去陳先生家,剛入門就聽到陳林林在說,爸爸,今天的西瓜太小了,茅海建來就不夠了。

標籤:經典語錄 如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