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蘇格拉底的困惑》經典語錄

《蘇格拉底的困惑》經典語錄

羅伯特•諾齊克(Robert Nozick,1938—2002) 20世紀最廣為人知、影響最大的哲學家之一,哈佛大學哲學教授。因1974年出版第一本著作《無*,國家和烏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一舉成名,該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並被評為二戰後最有影響力的一百本書之一。另著有《哲學解釋》(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1981)、《經過省察的人生:哲學沉思》(The Examined Life: Philosophical Meditations,*)、《個人選擇的規範理論》(The Normative Theory of Individual Choice,1990)、《理*的本質》(The Nature of Rationality,1993)、《蘇格拉底的困惑》(Socratic Puzzles,1997)、《恆常:客觀世界的基本結構》(Invariances: the Structure of Objective World,2001)等,涉及哲學、*學、倫理學等多個領域。


經典語錄

明確的標準有助於我們判斷難以判斷的情況或者模稜兩可的情況。而且,如果我們對F的構成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就可以避免被那些似乎能*F不可能或不適用的觀點所混淆。即使你能大體上正確區分哪些是知,哪些是不知,但當你面對某個可疑的觀點,“你不知道你不是漂浮在水桶裡,你只是被喚起了所有的經歷,所以你一無所知”,也許你會得到這樣的結論:你認為自己知道的,事實上大部分不知道。如果你對知識(或F)的構成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你對知(或F)的信念就會更加牢固,更不容易被不充分的論*動搖。

我認為,當蘇格拉底說自己不知道問題的*時,他的意思不是說他不知道真理,而是說他不“擁有”真理,他甚至不擁有真信念。

那些親聆蘇格拉底說他自己不知道*的人認為他的意思是他不知道“真理”,而歐文與伏拉斯托斯將蘇格拉底的話理解為他不“知道”真理。

他不知道什麼是虔誠,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正義。對於任何問題,他缺乏一個完全充分的真信念。對於任何觀念,他缺乏一個正確的充要條件。對於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絡,他更缺乏一個正確的理解。因此,當蘇格拉底說他不知道*時,他並不是反諷。他不知。他自知不知。

約翰??杜威說過,真理的探索因困惑而生。相信自己的大多數看法是真理的人不大可能投入對這些問題的探索

蘇格拉底展現了更豐富的一面:即那種不懈的探索所塑造的人格。蘇格拉底教導我們的,不純然是探索真理的方法,更是他身上體現出來的方法(及引導他的那些信條)。我們看到,蘇格拉底活在他的探索中,活在他與別人的探索交往中。我們看到,探索的方式如何塑造了蘇格拉底,滲透了他的生,他的死。蘇格拉底是以身傳教的,一如佛陀與耶穌。在哲學家中,只有蘇格拉底如此實踐哲學。

當信念發生衝突時,某種知識使他堅持已知的東西,放棄假信念。如果是這樣的話,詰問過程會(傾向於)將某人引向真理。即使他可能放棄假信念,堅持已知的東西,即使他有時不這麼做,只要他有足夠的知識,哪怕真信念與假信念的衝突依然存在,對知識的高度信仰會(傾向於)贏得最後的勝利。詰問就是一個競爭過程,知識比假信念更合適,因此更易於被選中。

怡悅我,激發我的,是去思考新的問題,提出新的看法,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