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城固宅堅園更幽——話說牆壁   李*①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天下,他向石門隱士朱升請教克敵的致勝良策,獲贈“高...

練習題7.17K

問題詳情:

城固宅堅園更幽——話說牆壁   李*①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天下,他向石門隱士朱升請教克敵的致勝良策,獲贈“高...

城固宅堅園更幽

——話說牆壁    李*

①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天下,他向石門隱士朱升請教克敵的致勝良策,獲贈“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真言。*人善於築牆,我們修建的萬里長城,是地球上最雄偉壯觀的牆。牆,算得上是*古代環境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②宋代以前,城市形態可謂“無牆不城”。例如唐長安,實行“裏坊制”,由一百一十個坊組成,另有宮城、皇城各一以及東、西二市。這些坊、市、皇城和宮城,都用牆圍起來,皇帝一家住在宮城裏,**各部門在皇城裏辦公,平民百姓全都住在不同的坊裏。大街上只見坊的圍牆和坊門。據研究,長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均發生在圍牆內的裏坊。我們如能讓時光倒流,有幸回到唐朝繁華的大都會長安,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一定大感意外。因爲眼前所見,並非左右店鋪林立、門庭若市的景象,僅是兩道高牆而已。

③在我國古代,不僅“無牆不城”,而且“無牆不宅”。於古代衆城市住宅中,四合院爲典型的代表。它是封閉式的家居,用牆壁圍起來,外牆很密實,窗戶一般只開向內院。所以生活在合院裏的人看不到外面的風光,而外面的人也同樣無法窺見合院內的情況。比較大型的住宅,除了前後分門、廳、室三進,左右還分東、中、西三院,配給不同輩份或不同*別的家庭成員使用,院子之間必定設有隔牆。

④牆作爲宅的主要構成,不僅注重實用,更滿足了社會道德對建築的要求。《論語》提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那採取什麼手段可有效地防範非禮於未然呢?莫過砌一道牆!人們既難以互相接觸,“非禮”的事就不易發生了。試想這樣一個圍牆處處、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小區,人們回到院子裏,就有一片完全*的小天地。這表明古人非常注重家庭隱私,就算鄰居,因爲各自都住在圍牆內,出現干擾對方的機會是甚微的。

⑤大凡園林,必先沿界築圍牆,然後山池、亭榭、花木,即“無牆不園”。*南園林中的牆,通常被粉刷成白*,俗稱“粉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賈政剛至園門前……左右一望,皆雪白粉牆,下面虎皮石,隨勢砌去,果然不落富麗俗套,自是喜歡。”言下之意,文人長期受老莊淡泊無爲思想的薰陶,以粉牆的純潔爲雅。

⑥*園林藝術講究含蓄,牆往往在其中起着裝飾美化的作用。造園有“障景”一法,圍牆即以視線屏障的角*呈現,園外那些令人頭痛、不美觀的東西的處理問題便迎刃而解,的確,園林風景如畫,是容不得半點瑕疵的。此外,牆還可以“隔景”和“分景”,行家說:“園必隔。”隔牆就園林而言,屬關鍵之事,隔牆若運用得當,咫尺庭園,則呈小中見大、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無窮無盡之境。園中四時雖爛漫,然而,圍牆卻不讓你一覽無遺。

⑦牆,讓城固,宅堅,園更幽。

(節選自2011年5月7日《文匯報》,有刪改)

5.牆,算得上是*古代環境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全文從哪三個方面加以說明的?(3分)

6.本文第②段中介紹了唐朝長安的“裏坊制”,有什麼作用?(3分)

7.說明文一般簡潔明瞭。選文第④、⑤段,卻分別具體引用了《論語》、《紅樓夢》的內容,請選擇一處,結合內容說說這樣寫是否妥當。(4分)

8. “牆”除了具備實用*之外,還有哪些功能?請結合連結材料和文字內容說一說你的發現。(4分)

【材料一】傳統的漢族社會講究守禮,禮則很強調男女有別,《墨子》就有“宮牆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之說。

【材料二】古詩云:“短牆半露石榴紅”,寫的是因牆構成的景*。牆能盤山,能越水,穿*隔透,借空間的滲透而獲得層次變化與深度感,產生極其深遠、乃至不可窮盡的感覺,從而獲得美感。                                         

【回答】

5.(3分)無牆不城、無牆不宅、無牆不園  或 城固  宅堅  園更幽

(評分標準:答出一點得1分)

6.(3分)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形象地說明了“宋代以前,城市形態可謂‘無牆不城’”的特點。(評分標準:說明方法1分;說明方法作用2分。)

7.(4分)示例1:妥當。第四段引用論語,具體說明了牆的實用功能——滿足了社會道德對建築的要求;也豐富了文章內容,使說明語言更典雅。

示例2:妥當。第五段引用《紅樓夢》,具體說明了*南園林中牆的**特點及緣由,增強了可信度;也豐富了文章內容,使說明語言更典雅。

(評分標準:4分,前後兩方面,各2分,大致意思對即可)

8.(4分)①牆作爲宅的主要構成,不僅注重實用,更滿足了社會道德對建築的要求。

②*園林藝術講究含蓄,牆往往在其中起着裝飾美化的作用。

(評分標準:與“滿足社會道德的要求”、“裝飾美化”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一個方面得2分。)

知識點:科普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