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名人語錄 > 

內藤湖南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

“世運之轉移,其治平之日,大抵以每三五十年為一期而起變態,當其動盪擾亂之際,十年或十五年,便面目全非,以致舊物蕩然,決非希覯之事。”

內藤湖南經典語錄

如果說三國是一場千年罕見的奇局,那麼,諸葛亮便是一位千年罕見的奇才。他能夠預測三國時局的發展,並將其握在掌中。諸葛亮的深謀遠慮,他的心境隨時局的變化,又豈是這薄薄的一本書能夠說得清的。 我在潛心研究*歷史之時,諸葛亮的一生,尤其令我深深感動。這本書從三國的時局發展,諸葛亮的謀略及心境等方面論述了諸葛亮的前半生。

朱熹曾經說過,明道的人會讓人信服。所以陸子靜官名並不顯赫,學術也無師承,卻依然使人歎服。看來朱熹所說確實有些道理。

金朝都城之殘壁,至今猶殘存於右安門外西南二英里許處。頹圮之土牆,高至二三丈,南北凡二英里,東折,亦二英里許,大致為其西南之一隅。從其周七十五里推算起來,似遠遠大於現有都城的規模,也大於元代的都城,據此當可想見海陵王的好大喜功。元代之規制也要大於現有之規制,所謂KHANBALIK(意為可汗之都),即馬可·波羅所記述為KHAMBALIK者也。元都城之殘壁,位於今城牆西北隅稍北處,朝北延伸一英里半許,折而向東四英里許,與今之北面城牆相平行,再折而向南延伸約一英里半許,與今城牆之東北角相交接。其西南殘壁之中段,當時之門址猶存,環圍以半月狀之女牆,裡邊有一小寺觀,與現時門的形狀恰好相似。此便為都城沿革之大略。

我們在崇文門東邊約第五個扶牆之隅,雉堞破損之處,鋪席設筵。城牆上雖鋪有磚瓦,但茂盛的雜草沒過了人頭,甚至還長著數丈來高的樹木。月光倒映在城牆外的護城河裡,隨處都是*居家的稀疏燈影,透過如煙的楊柳,閃爍其間。三三兩兩,徘徊在護城河邊,鼻中哼著小曲的*人的身影,則隱約可見。眺望中的都城,但覺無限淒涼,以致無法想象,這便是當今君臨於四億生靈之上的大清皇帝棲居的皇城,故而惟有潸然淚下。賞月之筵行至一半,海*中佐瀧川也來相會,逾十時頃,乃盡興而散,打道回府。

祖大弼尤其驍勇,曾闖入敵方*營,與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短兵相接,差點砍死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戰馬。

蒙古也有著名喇嘛前來向清朝皇帝獻禮,帶來了元世祖忽必烈攻打日本時鑄成的佛像。

日俄戰爭時,四座寶塔雖然遭到嚴重破壞,但依然被儲存了下來。由於*喇嘛的這番溢美之詞,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不僅開始信奉喇嘛,建造寶塔(寶塔建成時太宗文皇帝皇太極已經去世了),而且還在寺廟裡四處立碑。

在*人看來,不管來自哪裡的外國人都是來向*朝貢的夷狄。因此,英國使臣也理應遵守*的君臣之禮,覲見皇帝時行三跪九叩大禮,也就是對著皇帝三次跪拜九次叩首,以示最大敬意。然而,這個要求卻被馬戛爾尼伯爵斷然拒絕。

頌文中稱,東方有曼殊師利皇帝現世。所謂“曼殊師利”,其實就是文殊菩薩。

*出口日本的商品以*材、絲綢為主。日本出口*的商品則以銅為主。日本是產銅大國,因此當時銅貿易十分活躍。

清廷與外國的交往也在這時突然變得異常頻繁。道光末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對外交往的序幕就此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