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傑克·倫敦的悲劇   ①傑克·倫敦(1876—1916)是美國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馬克·吐溫,也許是我國讀者最熟...

練習題1.88W

問題詳情:

傑克·倫敦的悲劇   ①傑克·倫敦(1876—1916)是美國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馬克·吐溫,也許是我國讀者最熟...

傑克·倫敦的悲劇

    ①傑克·倫敦(1876—1916)是美國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馬克·吐溫,也許是我國讀者最熟悉的兩個美國作家了。然而,同作為美國現實主義時代的現實主義作家,兩個人的結局卻大不一樣。馬克·吐溫以七十五歲高齡病死在寫作崗位上,實踐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樂”的信念。傑克·倫敦卻在四十歲壯年之時,吞服了大量嗎啡,在自己豪華的大牧場中結束了一生。

    ②傑克·倫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個在舊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個占卜者。後來,母親嫁給已經有十一個孩子的約翰·倫敦,繼父的境況也不好。傑克·倫敦的童年在窮苦的日子中度過。十一歲他就外出打零工謀生,十四歲到一家罐頭廠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時,得到一元錢,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幹了不多久,這個十四歲剛出頭的孩子借了一些錢,買了一條小船,參加到偷襲私人牡蠣場的隊伍中,希望用這種手段來改善窮困的處境。偷襲中他被漁場巡邏隊抓獲,被罰做苦工。不久,他放棄了“牡蠣海盜”的營生,當水手去遠東。航海生涯,增長了見識,擴大了眼界,遍地的貧困、剝削和*,深深地印入傑克·倫敦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心靈中。

    ③航海歸來,境況並未好轉。1894年,*歲的傑克·倫敦參加了“基林*”,這是當時由平民黨人領導的向華盛頓“進*”的失業者組織的一部分。這次“進*”的領導人考克西等在華盛頓因“踐踏國會草坪”被捕,進*組織亦遭取締。傑克·倫敦在退出“進*”行列之後,又繼續過流浪生活,監牢、*察局成了他常進常出的地方。

    ④長年的流浪沒有使傑克·倫敦喪失生活的信心,他強烈地追求知識,不甘於自暴自棄。即使在飄泊無定、隨時會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書也總是他的伴侶。1896年他二十歲時,甚至還考進了加州大學。然而,大學的門畢竟不總是向窮困如傑克·倫敦這樣的人敞開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學,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黃金夢”又很快破滅,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條條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傑克·倫敦萌發了寫作的願望。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有滿腔的對窮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歲(1899年)時,他的第一篇小說《給獵人》發表了,二十四歲時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狼之子》。在這些作品裡,淘金工人的生活是傑克·倫敦心愛的題材。

    ⑥傑克·倫敦的思想是混雜的。他讀過馬克思的著作,也讀過黑格爾、斯賓塞、達爾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時代的作品中,人們可以感到他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的脈搏。1907年(時年三十一歲)寫的《鐵蹄》,指出美國資本主義有向極權主義轉變的可能*,還對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消滅作了有預見*的*告。我國已經有譯本的《馬丁·伊登》(1909年),是傑克·倫敦的代表作。這本帶有自傳*的小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無情,對人*的蹂躪、對正義的踐踏。主人公伊登依靠個人奮鬥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後得到的不是歡樂,而是可怕的空虛,結果以自殺了結一生。七年後,它的作者傑克·倫敦真正走上了馬丁·伊登的道路。

    ⑦極端的個人主義,尼采的“超人”哲學,把傑克·倫敦帶進了一個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時期具有的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的叛逆者的*格,逐漸消褪,變成了一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開宣告,他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錢。他在成名之後,得到很多的錢。他認為他有權過豪華奢侈的生活。他曾經用一大筆錢建造一條命名為“斯納克”(一種想象中的惡獸)的遊船;1913年用了十萬美元(在當時是一筆驚人的錢財)以近四年時間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別墅,在落成後即將遷居的時候,忽然起火焚燬。這位已經躋身上流社會的大作家,看了看價值十萬美元的廢墟,擺了擺手,宣佈將另建一個莊園。這時的傑克·倫敦已經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義泥淖,為了得到更多的錢,粗製濫造,寫出一些完全背離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時還說過:“我如果自己能夠作出選擇的話,除了寫一篇說明我對資產階級世界是多麼鄙視的社會主義者的文章外,我什麼也不會下筆。”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開宣告脫離自己曾經積極參與活動的美國社會黨。

    ⑨這位曾經飽嘗人世艱*,也曾經用自己的筆為社會底層的不幸者呼喊過的作家,隨著他的成名和發財,沉淪到了極端個人主義的深淵。1916年11月22日,傑克·倫敦用自殺結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的四十九部著作。    (有改動)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通過《馬丁·伊登》我們看到,傑克·倫敦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才被毀滅是有著很強的預見*的,但自己也免不了這樣的結局,說明他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

    B.二十幾歲的傑克·倫敦是以他豐富的生活經歷、對窮苦人的滿腔同情開始的文學創作,因此,他從一開始就是一位鄙視資產階級世界,敢於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大膽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無情的社會主義者。

    C.極端的個人主義,尼采的“超人”哲學,是使青年傑克·倫敦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的叛逆*格逐漸消退,直至成為徹頭徹尾的拜金主義者的重要的思想根源。

    D.對於飽嘗人世艱*、思想混雜的傑克·倫敦的一生,作者是抱有批判和惋惜之情的。但作者也認為,傑克·倫敦及其所留下的四十九部著作,在對資本主義社會對人的異化的研究方面深具價值。

    E.這篇傳記語言簡明流暢,結構清晰,並採用倒敘的寫法,將傳主從童年直到自殺身亡的短暫的一生清晰、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2)簡要概括傑克·倫敦的主要人生經歷。(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為一篇評傳,這篇傳記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什麼?請結合文章舉例說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傑克·倫敦作傳,為什麼開篇寫了同時代的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兩位作家截然相反的結局給你怎樣的啟示?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苦難;憐憫苦孩子,常放硬*。

【回答】

(1)(5分)B  D(B.“從一開始就是”暗示始終都是;D.“但作者也認為”沒有根據。)(選對一個得2分,選對兩個得5分)

(2)(6分,每條2分)①傑克·倫敦少年和青年時熱愛讀書,求知慾強,自信堅毅,歷經磨難,頑強拼搏,雖屢屢碰壁,而不自暴自棄,以求走出貧窮的處境;②後來以寫作謀生,創作了不少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的作品,因此成名,躋身上流社會;③成名後,陷入拜金主義泥淖,為掙錢而寫作,粗製濫造,青年時期的叛逆*格日漸消褪,變得唯利是圖和玩世不恭,極端個人主義和“超人”哲學,使其精神世界充滿矛盾,最後自殺。

(3)(6分)“評”“傳”結合(或夾敘夾議)。(2分)傳文第②③④段在對傑克倫敦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苦難艱*的流浪生活的敘述之前都有簡短的評論,點明他人生坎坷,突出他的堅韌、頑強、不自暴自棄的*格;又如第⑦段,在敘述了傑克·倫敦的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傑出的創作成就之後,又用評論點明其*格蛻變的原因。(4分)

(4)(8分)傳記開始將傑克·倫敦與馬克·吐溫並提,採用的是對比(對照)手法,(1分)以馬克·吐溫的七十五歲高齡病死在寫作崗位上,與傑克·倫敦的四十歲壯年吸毒自殺於豪華大牧場形成鮮明反差,既照應了標題中的“悲劇”,(1分)也設定了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這兩個同時代美國作家結局的鮮明對比,帶給人們的思考是深廣的。(考生可以從個人和時代等多個方面進行探究,也可以僅就主觀或客觀的某一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辯*客觀,有探究或論*過程即可給分。)(5分)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