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屋

位置:首頁 > 練習題 >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每小題3分,共9分)完善語言和超越語言言意之間的矛盾應該如何來解決呢?...

練習題8.6K

問題詳情: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每小題3分,共9分)完善語言和超越語言言意之間的矛盾應該如何來解決呢?...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每小題3分,共9分)

完善語言和超越語言

言意之間的矛盾應該如何來解決呢?中西雙方由於立足點不同,在取徑上亦產生了分歧。西方人的觀念一般是肯定語言與思維在本質上的相通,所以多從語言入手來調協二者之間的糾紛,早期的倚重修辭學、邏輯學之類正顯示著這一取向。

現代西方理念轉成語言本位,雖看到了語言對思想的侷限,卻更加註重從語言自身的發展與改進上來解決問題,典型形態有二:其一是語義分析,即通過詞語、概念的辨析,儘可能地促使語言的表述走向精確化與嚴密化,以此來消除思想和邏輯上的歧義。這種做法對科學認知會有好處,卻並不利於語言表達中的人文內涵的發揚,因為人文內涵本身就具有某種不確定*,尤其是帶有“形上”**的生命體驗與體悟,更無法用精確的概念來作表述,所以語義分析的結果必然是將一大批哲學、美學的思想成果拒斥於學術殿堂之外,其利弊得失自難相抵。

另一種做法乃是在承認語詞文字多義*(即能指與所指的差異*)的基礎上,儘量拓展其表意的功能,具體代表又有現代闡釋學和解構主義之別。現代闡釋學是將讀者引進語言意義的重構活動之中,通過不同讀者的反覆解讀,使文字意義不斷得到新的生髮,從而打破原有作者與既定文字對意義的限制,讓語言意義的多重*得以充分顯露出來。

解構主義更是致力於無限地拆解文字能指與所指之間的既有聯絡,儘量在文字結構(即語言系統)中發現破缺,進而導致中心意義的顛覆乃至消解,這樣一來,語言本位終於通向了語言對思想的放逐,而語言活動也就演化成為一場“語言符號的遊戲”。

現代闡釋學與解構主義在處理言意關係的策略上各有千秋,但都採取了從文字結構與語言符號入手的路向(前者用重構的方式來重建意義,後者則以解構的手段來消解意義),其就語言自身來解決言意矛盾的思路如出一轍,於此亦可見出言意一體觀在西方的強大勢力。

與之相比照,*傳統的思想方法迥然有別。我們的先輩既然認定“形上”之意與語詞概念之間存在著質*上的差異,其解決的辦法就只能是超越語言,莊子所謂“得意忘言”正是超越語言的鮮明告白,亦是“言不盡意”所要導致的必然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得意忘言”並不意味著廢棄語言,人的思想總還是要通過語言來表達的,所以“寄言出意”仍不可少。“寄言出意”的要義在於不單純倚靠概念化的語詞來表述思想, 更要藉助多樣化的方法使聽者有所感受並得到啟悟,從而進入“思”的境界。《老子》書中揭櫫的“正言若反”“大辯若訥”,《莊子》標榜的“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易傳》鼓吹的“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慣用的以“賦比興”說詩,以及後來佛教禪宗常有的“遮詮”“設喻”“直指心源”“棒喝”諸法,皆是為了在尋常的概念化表述之外,另行開闢非比尋常的“寄言出意”之路,俾使聽者得以悉心悟入。而所“寄”之“言”只是起著一種啟發、誘導的作用,並非說話人的根本旨意所在,所以又希望聽者不要執著於這些言辭的表面意思,而要藉以為階梯,用以跨越現有的思想套路,在跨越後即可棄之不顧,這也就是“得意忘言”的精神所在了。

於此觀之,“得意忘言”是以“寄言出意”為前提的,要通過獨特的“寄言”方式,讓言說者的本意能夠為言說物件所領悟 (即“得意”) ,於是可以超越語言(“忘言”)。這是東方民族(印度人亦復如此)特有的解決言意矛盾的思路,跟西方現代語義分析力求語言精密化的取向恰好相反,因為它們所面對的乃是言意關係中“形上”與“形下”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

(節選自《“言”與“道”——論語言和世界的關係》)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方人肯定語言與思維在本質上的想通,倚重修辭學、邏輯學之類解決言意之間的矛盾,以此來消除思想和邏輯上的歧義。  

B.語義分析對科學認知會有好處,卻並不利於人文內涵的發揚,其結果是將一大批哲學、美學的思想成果拒斥於學術殿堂之外。

C.現代闡釋學是將讀者引進語言意義的重構活動之中,通過不同讀者的反覆解讀,使文字意義得到新的生髮,試圖就語言自身來解決言意矛盾。  

D.解構主義則以結構的手段來消解意義,這樣一來,語言本位終於通向了語言對思想的放逐,而語言活動也就演化成為一場“語言符號的遊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西方人持言意一體觀,一般是肯定語言與思維在本質上的相通,所以多從語言手來解決言意矛盾。

B.注重從語言自身的發展與改進上來解決言意之間的矛盾,並不利於語言表達中的人文內涵的發揚,弊大於利。

C.*傳統的解決言意之間矛盾的辦法是超越語言。莊子所謂“得意忘言”正是“言不盡意”所要導致的必然結果。

D.“寄言出意”中所“寄”之“言”只起著啟發、誘導的作用,根本旨意是使聽者有所感受和啟悟,進入“思”的境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得意忘言”要通過獨特的“寄言”方式,讓言說者的本意能夠為言說物件所領悟,於是可以超越語言。

B現代闡釋學與解構主義在處理言意關係的策略上各有千秋,但其就語言自身來解決言意矛盾的思路是一樣的。

C.東方民族(印度人亦復如此)特有的解決言意的思路,不如西方現代語義分析力求語言精密化的取向。 

D.佛教禪宗常有的“遮詮”“設喻”“棒喝”諸法,開闢了非比尋常的“寄言出意”之路,都體現了“得意忘言”的精神。

【回答】

  1.A(“消除思想和邏輯上的歧義”的做法是“語義分析”,不是倚重“修辭學、邏輯學之類”)  2.B(“不利於語言表達中的人文內涵的發揚,弊大於利”只是語義分析法)   3.C(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沒有評判優劣)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